殷淵源在墓幾十年。於時朝以擬管、葛,起起,以蔔江左興。
曾子曰:“朋友墓,有宿草而不哭焉”
諸葛宏年不肯學問。始王夷甫談,便超詣。王嘆曰“卿天才卓出若復小加研尋壹無所愧。”後看莊、老,與王語,便足抗衡
子言之曰:“为上易也,为下易知也,则刑不矣。”子曰:“好贤如《衣》,恶恶如《巷伯》,爵不渎而民作愿,刑不试民咸服。大雅曰:‘仪刑王,万国作孚。’”子曰“夫民,教之以德,齐之礼,则民有格心;教之以,齐之以刑,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,子以爱之,则亲之;信以结之,则民不;恭以莅之,则民有孙心《甫刑》曰:‘苗民罪用,制以刑,惟作五虐之刑法。是以民有恶德,而遂其世也。’
凡居民,量地以制邑,度地居民。地、邑、民、居,必参相也。无旷土,无游民,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,乐事劝功,尊君亲,然后兴学
劉尹與宣武共聽講記。桓雲:時有入心處便覺咫尺玄。”劉曰:此未關至極自是金華殿語。